信息化驱动组织变革: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双环传动)
企业概述
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 其前身是玉环县振华齿轮厂,始创于1980年。公司依托“专业化大生产”,本着“好一点,好很多”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机械传动零件专业制造,成为我国生产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齿轮散件生产企业之一。
目前公司拥有总资产超18亿人民币,现有员工2600余人,总占地面积约50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0000平方米。公司总部位于浙江杭州,现拥有双环传动浙江事业部(玉环县城关南大岙厂区,玉环县机电工业园区,玉环宾港工业园区)、江苏双环齿轮有限公司(江苏淮安楚州工业园区)两大生产基地。公司专注于齿轮制造,生产齿轮产品主要涉及汽车、非道路机械、摩托车、电动工具和大螺伞四大领域,具有年生产量超 3500万件齿轮散件生产能力。齿轮可大批量生产符合DIN3962和ISO1328标准的6级精度齿轮,产品销售遍及全国各地。
商业分析需求
1、企业信息化现状
目前公司已经全面应用用友U9(总账、采购、销售、库存、生产、成本等模块)、e-HR、CRM、PDM、DES、CAPP、OA等信息化管理工具,企业信息化管理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同时面临企业信息化孤岛的问题,系统各自孤立,且业务系统太过分散,导致数据质量不高,很多管理报表需要手工整理,工作量大;
虽然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ERP系统较为完善,但是作为高层管理者,仍然无法及时准确的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决策的时候仍然得不到有效的数据支撑。
2、企业管理难题: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数据、行业数据,但是缺乏一个信息化平台将这些有价值的数据提炼出来,形成有用的信息,支撑企业决策,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业务层面,企业高层管理者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企业运营情况,系统不能自动预警,以提示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存在的问题;企业规模较大,如何有效的对两大生产基地各个生产企业的生产状况进行监控,如何达到产销协同,是企业一直在致力解决的问题;面临大量的数据,如何科学合理的设定各环节的绩效评价指标,是摆在企业领导者面前的难题。
3、商业分析需求:
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平台,整合各个业务系统数据,打通信息瓶颈,实现数据共享,为核心业务部门管理人员提供系统应用和信息质量监控工具,促进获取准确、及时的高质量的信息,保障企业管理绩效分析和辅助决策应用效果;
设定企业运营关键指标,实现企业运营情况的动态监控,设定指标阀值,做到实时预警推送,并能钻取分析问题的原因,提供纠偏的依据,达到一个动态循环的监控
过程;实现对企业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的详细分析,产供销协同,实现良性循环;搭建分析体系及指标管理体系,实现企业产品制造销售全寿命管理。
商业分析目标
建立企业产品制造销售全寿命管理分析体系,提升制造企业的制造策略水平及运维策略决策水平,落实企业管理目标,实现提高企业管理效能,最大化企业效益的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数据集成:通过数据整合平台建立数据仓库,整合来源于各个系统的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同时对数据进行清洗,提高数据质量,有效支撑企业决策;
2、搭建分析体系:搭建企业的分析体系和指标体系;
3、深入业务分析:实现对采购、生产、销售的深入分析,及时发现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助力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
4、实时监控预警:对企业整体运营情况及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监控预警,并自动进行信息推送,帮助领导及时发现问题,提升管理价值,确保管理效果;
5、搭建绩效分析模型:全面搭建企业绩效分析模型,用量化方式反应公司各层级的绩效水平。
解决方案
1、方案思路

按照“12348”模型为蓝图进行构建企业商业分析体系:
“1个核心”:以“提高企业管理绩效,评定企业综合能力”为核心,全面搭建分析模型,对企业进行全面深入分析。
“2个数据手段”:促进企业产品制造销售全寿命管理的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录入,提高信息质量,保障业务分析和辅助决策正确、准确。
“3个分析树”:构建企业的生产树、采购树和销售树,并依据三树联动,将信息流和业务流关联,实现产品制造销售全寿命管理过程信息追溯。
“4个分析层次”:KPI监控分析,监控企业整体运营情况,及时预警,降低运营风险;业务模型分析,辅助决策,提升效益;业务深入分析,保障采购、生产、销售分析效果;数据整合,优化数据基础,提升数据质量,提高分析效率。
“8种分析方法”:分析过程中采用趋势分析、同环比分析、频数分布分析、构成分析、排序分析、关联分析、比较分析、占比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业务实现全面深入分析。
2、方案框架

3、方案内容



总裁桌面:
1、构建企业的绩效分析,用量化的方式反映各公司各层级的绩效水平;
2、全面、量化、清晰地诠释“企业效益”,落实公司企业管理目标;
3、全面监控企业运营情况。
生产分析




1、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深入全面分析,包含综合生产情况、产品质量情况、生产成本等内容,为企业精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2、对生产指标进行监控预警,同时通过钻取分析实现问题原因的查询,便于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采购分析




1、对于供应商的供货情况、供应商的价格变动情况以及各部门的采购量、采购成本等进行综合分析;
2、同时将采购和生产关联分析,寻找采购和生产之间的关系,避免因采购量和采购质量而对生产进度产生影响;
3、对采购的价格进行实时监控,结合采购价格趋势和生产计划合理安排采购量;
4、对供应商的价值进行分析,便于供应商的维护,实现双赢。
销售分析



1、针对销售业绩、客户、产品品类等方面进行综合深入分析;
2、时刻监控销售业绩的完成情况,便于销售目标的达成;
3、销售、生产、采购一体化分析,产销协同,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应用价值
1、搭建了企业产品制造销售全寿命管理分析体系和企业的绩效指标体系,提升了管理决策水平,提高了企业掌控力;
2、建立了企业的统一数据仓库,提高了数据质量,打通了信息瓶颈,实现了数据共享,丰富了分析内容,使决策更智慧;
3、通过对企业产品制造销售全寿命管理工作过程分解,确定影响企业管理运营决策的影响因素构成,并根据各影响因素构成权重建立最优化分析模型,辅助企业决策,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管理目标;
4、建立了以周滚动销售预测体系,提高了预测准确性、可用性,为准确合理的安排生产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5、实现了对生产、采购、销售的深入分析,实现了产销协同,使企业的生产、采购、销售更有计划,节约;
6、提高了报表管理的灵活性和易用性,减少了手工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